陈银付
*
刻瓷技艺
热度:1433

——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
大丰瓷刻起源于18世纪,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明清时期,是一门高贵的宫廷艺术,成为文人墨客追逐的艺术形式之一。
陈银付,艺名侍郎,当代瓷刻艺术领军人物,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盐城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盐城市政协委员,首届“盐城工匠”获得者,第九届“盐城市十大杰出青年”。陈银付不忘初心,潜心钻研瓷刻技艺,在长期的探索中,摸索总结出大丰瓷刻特色技艺,创作出许多艺术珍品。他的瓷刻作品技法多样、风格独特,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20余个。
代表作有:《百年沧桑 麋鹿回家》、《水浒一百零八将》、《齐白石》、《麋鹿王》、《燃不尽的乡愁》、《托梦》、《雪域生灵》、《白鹭风情系列》、《荷韵》、《冬日暖阳》、《鹿王争霸》、《岁月如歌》、《越洋电话》等。
由陈银付创作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被英国埃塞克斯郡政府永久收藏。
陈银付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2017年初夏之际,陈银付应上海市吴家洼监狱邀请,为服刑人员传授瓷刻技艺,帮助服刑人员走上新生之路。
他多次参加对外交流,展示悠久的瓷刻技艺,让大丰瓷刻走出去,注重不同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同时他还注重传承队伍的建设,开设非遗讲堂,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多种形式引入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们对于非遗文化的兴趣。他以精益求精的禀性、淡泊名利的心性、锲而不舍的韧性、锐意进取的个性,铸就了一个非遗工匠的精神内涵,诠释着一个瓷刻传承人的人文情怀。活动瞬间
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学习瓷刻技艺

荣获盐城工匠称号

为服刑人员传授瓷刻技艺

向英国乌邦寺庄园赠麋鹿瓷刻

英国埃塞克斯郡政府议会正式展示并收藏瓷刻作品《伊丽莎白二世》

在澳门展演瓷刻技艺

在德国展演瓷刻技艺

在台湾展演瓷刻技艺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右三)和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右一)
非遗讲堂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刻瓷技艺传承人 陈银付
联系方式:139 1469 9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