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
*
雕刻技艺
热度:1088
刘增,1987年生于青岛。集锦汇东匠工作室,专注于木雕雕刻,主张木雕木雕天然态势和雕刻的结合,追求六分天成,四分雕刻,出十分意境。
创作历程:
十年前,刘增跟你我一样,
出入办公楼,朝九晚五,
做着一份销售工作,
很辛苦,但收入还算不错。
有次在山西跑业务的时候,
他遇到了一种神奇的东西,
从此改变了生活。
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
生长着一种柏科崖柏属植物,
据说它的历史可追寻到3亿年前白垩纪,
又因生长环境险绝,
故称“崖柏”。
崖柏最吸引人的,
不光是险绝的生长地,
更因为其自身的特色:
在岩石巨壁的挤压中生长,
越是挤压,
反而越炼造出形态之美。
又因悬崖的贫瘠土壤,
它的生长速度极慢,
加上常年风霜侵袭,
能够生存下来的崖柏,
皆是千里挑一的幸运儿。
久,慢,险,
这些看着完全没有好处的特点,
却造就其致密坚硬的质地,
往往生长环境越恶劣,
岩石缝隙越窄小,
料质越好。
刘增像是疯了一样迷上崖柏。
人们根据崖柏的材质,
做合适的雕刻,
他想学,
于是辞掉工作,
马上开始。
做雕刻,艺术功底很重要,
一个门外汉,
自然得从基础学起。
他跑遍了江苏,浙江等地,
拜访了许多雕刻名师,
跟着他们学素描,学设计,学雕工。
漫长而枯燥的学习时期,没有收入,
对于一个已经踏入社会的人来说,
很是难熬,
好在内心喜欢,
加上之前又有些积蓄,
刘增不急躁,
甚至是更踏实。
现在刘增最拿手的豹子题材雕刻,
是他从2013年开始的。
那时,学了四五年美术的刘增,
已经能够自己独立创作。
有一天,电视里刚好播放着
Discover探索频道的宣传片,
“非洲独行侠”猎豹在草原上奔跑的模样,
瞬间抓住刘增的眼球,
而且刘增发现,
豹子身上的斑纹,
恰好可以利用俏雕,
对应崖柏木瘤天然形成的斑点。
然而俏雕技法看起来虽美,
却极度耗费心神。
不止技艺要娴熟,
更考验雕刻师的造型感,
把木头和动物的纹路做无缝衔接。
刘增从网上下载大量豹子的纪录片,
再从纪录片中截取动图,
观察细节,
然后对着它们,
一画就是一天。
他还经常出入博物馆,动物园,
甚至家里养了三只猫......
关于豹子的身体线条,肌肉,斑纹,神态,
甚至各种习性,
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简直可以算是半个豹子专家。
可是,就国内行业而言,
崖柏雕刻最多的题材,
是佛像和神兽,
至于他的动物写实类作品,
同行看了后都摇头,
“这不会有太多人喜欢。”
不应该局限于传统,
既要把雕刻的精华承袭下来,
又能把题材扩大,
甚至让它走出国门,
得到世界的认可。
秉承这样的理念,
刘增决定坚持。
好在2015年,
刘增拿下百花奖银奖,
这个奖,是对他近十年坚持的肯定,
更是对他创新题材的认可,
从那以后,
刘增终于松了一口气,
自己的“豹子”,
再不用受质疑。
看刘增的作品,
不仅为其精湛的技艺所震撼,
也为其逼真的情态折服。
捕猎时的豹子,
匍匐着伺机待发,
四肢蠢蠢欲动,
张力十足。
与人交流时,
既有温顺的一面,
又有警惕的一面。
呵护幼子的母豹,
神态跟人类的母亲,
无甚差别......
与其说这是豹子,
不如说是在豹子身上看到人的自身。
刘增的作品受到了一部分藏家的喜爱,
甚至有位香港藏家,
对他很是信任,
只要给上粗胚看一眼,
基本都会收藏。
除此之外,
刘增又从豹子身上发现了另一种美。
在它的眼睛上镶嵌珠宝,
从不同角度看,
能看出不同美感。
正面呆萌,
侧面凶狠,
俯视又是伺机待发。
而仅仅这双“眼睛”,
是他花了三年跑了大半个中国,
才找到的最合适的材质。
近几年,
刘增还不局限豹子的形态,
根据经验他发现,
把崖柏的神奇意境融进豹子的雕刻当中,
会有意想不到的意趣。
一在中国山西,
一在非洲草原,
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种物种,
就这么结合到一起。
但它们又是那么相似,
生长环境恶劣,面临强大竞争,
然而越是艰难,
就越有奇迹发生。
这也是手艺人的环境,
一件完美的作品,
离不开手艺人十年,
甚至几十年的坚持和积累。
而从哪时开始最好呢?
刘增,以及无数手艺人都会告诉你,
是此刻。作品赏析: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作品
刘增 联系方式:1325542233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