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堂 * 书画艺术
热度:622

博兴

崔少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渤海美术书法研究会会长,博兴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百年树人》优秀画家,北京万葫堂特约画家。作品曾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崔少堂是山东省博兴县人,自幼喜爱书画艺术,早年随张雷白、乍启典等名家学习。2011年到北京清华大学高研班学习,跟随刘怀勇、李燕、王玉良等名家学习,后在北京宋庄建立“三人行”书画工作室,组织参加各省、市及国展,均有作品入选并获奖。作品被国内外朋友收藏。


2016年,作品《晨曦》《古柏颂》等五幅作品入围全国展;同年7月份,作品《秋韵火种》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首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17年11月,作品《雪域红岩》入选“尚意·2017年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

2018年8月,作品《塞外家园》入选“生态龙岩 红色闽西”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8月,作品《秋韵》入选“同源”全国首届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9月,作品《晨曦》入选“翰墨青州”2018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南国家园》入选“汉风唐韵 水墨长安”——中国画作品展。

2019年3月,作品《天埑变通途》入围“悲鸿精神”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同年3月20日,作品《故园火种》入围美丽黄河口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9年4月,作品《秋艳》入围美好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创作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塞北风情》入围第二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9年10月,作品《山寨细雨》在第二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入会资格。

博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体现。

博兴

中国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着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它的笔墨纸砚、诗书画印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体现出中国人的人文情怀。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在研究、探讨,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又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现代的和平盛世中,涌现出不少的中国画大家和有成就的艺术研究评论家。

博兴

中国画以简单的笔墨在方寸之间融入天地万物,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遵循了自然之道,体会天地之大美。天地山川、花草鱼虫都有其自身之美,利用中国画去体会外在美和内在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通过感悟转化为人类的美感,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从无到有的形象体现、相互辉映造就了国画之大美。

博兴

中国画的终极目的是达到画家“形而上”的内心独白,以笔墨为语言,借物而言志。“形而上”是中国画的灵魂,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凡形器以外精神层面的东西为“形而上”,老子称其为“道”。“超然物外”的东西,正是“形而上”或曰“道”,所谓“意境”是中国画“形而上”的具体体现。“技进乎于道”,说明“技”和“道”相互生发,随着“技”的不断提高,“道”的体现与觉悟也会不断增长。

博兴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作品


崔少堂


LOGO2.jpg

匠人来自:(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详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发掘整理推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并为之打造广阔的展示平台。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费查询平台收录匠人的联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艺师、民间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参与(下图二维码)。

平台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录匠人可免费补充资料)

      匠人请识别二维码(长按二维码识别)

     08haobianji.jpg

 

 

 

关注公众号浏览平台(长按二维码识别)

石雀故事

 

匠人请务必点击曝光板查看平台最新曝光及公告内容。

严禁盗用平台资料生成链接、镜像,一经发现,平台绝不姑息,将在平台以及合作媒体进行曝光,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baoguangban.jpg

免责声明:

涉及交易务必选择具有第三方担保性质的平台。

石雀故事不承担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