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 烙画技艺
热度:240

石雀故事

王海,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安烙画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自幼喜爱美术,1985年从家具烙画上受到启发,开始学习木板烙画,创作设计了各种山水、花鸟、人物、动物家具烙画和各种装饰画。为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基础知识水平,他到邯郸拜师学艺。三年的时间里,从装潢设计、玻璃画制作,系统地学习了各种工艺美术品制作流程,传统烙画的要领。从美术理论,技艺学习和创作水平上大有提高。从2004年他开始在葫芦上烙画,烙制了以虎为 题材的形态各异的作品,《吼声》《过河》《悄悄话》《三友图》等,并取名“烙画虎葫芦”。他独创的异性葫芦烙画——鸟葫芦,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至今,他已经创作出各类烙画葫芦作品5000余件。

石雀故事

成安县位于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上,所处的冀南属古燕赵大地,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成安烙画就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河北烙画由来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北部,而在河北南部,成安烙画就如一颗艺术明珠,熠熠生辉。
成安烙画作品取材广泛,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因为火笔这一工具的介入,使画面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度。从烙画起源的传说得知,它曾是宫廷的御用品。

石雀故事

其风格粗犷,作品往往表现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所作动物、植物无不栩栩如生。所用工具主有电烙铁、铁条、铅笔等。作画时先用铅笔精心起底稿,再用电烙铁的尖、边、面等按底稿烫出一幅幅精妙的烙画作品,烙烫时的轻重缓急等技术的运用是否到位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成功的烙画作品构图巧妙而刻画精细,独具观赏价值。

石雀故事

成安烙画用材简单,通常使用三合板为基本材料,也有在其它材料如葫芦上进行创作的。斑寅斋的王海就是一个掌握高超葫芦烙画技艺的民间工艺美术家。

石雀故事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毛笔、墨、宣纸或丝绢,以及国画颜料。国画家要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用笔蘸墨在宣纸或丝绢上勾、划、点、染、皴、擦等用笔,同时控制墨的浓淡、轻重、缓急的变化,作品或者施色或者不施色。烙画的工具、材料则是烙笔(或铁扦、火笔)、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有的还用到国画颜料。烙画艺术家也要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利用控温技巧,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而成。将二者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烙画用烙笔替换了中国画的毛笔,将施艺的材料由宣纸、丝绢扩大到竹、木、葫芦、贝壳等材质上。因为有烙笔这一特殊的工具,令施艺的材料更为广泛。

烙画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它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既受到农民的喜爱,又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时至今日,烙画已成为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国际友人的馈赠礼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在成安众多掌握烙画技艺的人中,王海是较为突出的一个。1985年王海受家具烙画启发开始研究自己的烙画技法,开始使用三合板为主要材料。后来,王海又钻研在葫芦上烙画。他的以虎为主题的葫芦烙画,比起原来的三合板烙画,技艺更加精彩、复杂,而且形神兼备,于方寸之间现出万千气象。王海的葫芦烙画成为成安艺术界的独特风景。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成安烙画有着多重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它的独特艺术观赏性和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上,同样还在它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石雀故事

 

匠人来自:(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详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发掘整理推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并为之打造广阔的展示平台。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费查询平台收录匠人的联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艺师、民间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参与(下图二维码)。

平台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录匠人可免费补充资料)

      匠人请识别二维码(长按二维码识别)

     08haobianji.jpg

 

 

 

关注公众号浏览平台(长按二维码识别)

石雀故事

 

匠人请务必点击曝光板查看平台最新曝光及公告内容。

严禁盗用平台资料生成链接、镜像,一经发现,平台绝不姑息,将在平台以及合作媒体进行曝光,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baoguangban.jpg

免责声明:

涉及交易务必选择具有第三方担保性质的平台。

石雀故事不承担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