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
鸟笼艺术
热度:530
京津一带讲究接地气的传统文玩爱好,养鸟、斗蛐蛐等活动也衍生出了一批能工巧匠。养鸟的人都知道,行内人不仅看鸟更看鸟笼,在北方,这个圈子的人都道,“天津笼儿”最讲究。做了几十年手艺活儿,出自张文之手的鸟笼素雅大方,细节之处又尽显精妙,用他的话说,做出一件好的作品,自己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艺高人胆大 学医出身却偏爱工艺
木雕、篆刻、压花葫芦,张文展示着他的作品,虽然更多人认识他是因为鸟笼制作这门手艺,但张文笑说,自己只是个手艺师傅。今年69岁的张文是学医出身,却从小喜欢木工活儿,分配工作时,由于种种原因,张文主动申请调到后勤木工组工作。凭借着兴趣和坚持,张文从木质家具、雕花一直到各种材质的古物修复,他坦言,最开始自己只是想要补贴家用,到后来真是靠着对爱好的坚持。

“年轻时总是有点好面子,”张文笑说,别人拜托他修葺文玩,即使没接触过,他也会日夜想着怎么做好,朋友评价他:艺高人胆大。单是木工活儿就分为长线、圆线等很多种,从木制品到竹制鸟笼更是不同的领域。竹子尤其要考虑到它的纤维纹理和生长特质,张文接触竹子已经几十年,用他的话说,“一刀劈下去,就能大致感受出来这竹子的年龄。”
精密的艺术 竹制鸟笼要“严丝合缝”
张文制作的鸟笼通体圆润,竖直方向的竹条以底部圆直径为准互相对应,从一侧看过去能够完全重合,除了少数粘合其余大部分都是榫卯结构。严密的设计计算和细微处的艺术体现,小小的鸟笼至少要经历很长的生命周期。“一般选取4-6年的竹子,砍下之后还要存上几年才能用,”张文解释,竹子和人一样,本身有韧性,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制作鸟笼,首先要处理竹条。处理竹条要经过蒸、盘、定型等多道工序,接口处不留痕迹、表面光滑圆润,单是这一个步骤就要持续几年的时间。再将盘好的竹条严丝合缝的拼接成鸟笼,“尤其是用酒精灯烤竹子的时候,力度和时间的掌握都要靠多年的经验来掌握,”张文说,这不是一个急活儿,欲速则不达。

鸟笼的顶部不能凸出,平整且略有凹面才为最佳,一件好的鸟笼用多少年也不会变形散架,这取决于匠人在竹条打眼和拼接上的功力深浅。“做一种材料,就得了解这种材料的纤维走向和生长规律,”张文介绍,在主子上打眼,受力方向一定要掌握好,否则竹子很容易劈裂。鸟笼的大小和承重都要根据不同的鸟类品种来决定,包括这些圆环竹条的尺寸,都是有固定的“行规”。
做一行爱一行 义务提供“售后”服务
1987年,做了几年鸟笼的张文拜鸟笼大师单文清为师,在这之前,他全靠自己摸索。“当时也是拜托很多好友引荐,多次坚持之下才获得了师父的认可,”张文回忆,他的师父在业内有口皆碑,做出的鸟笼、鱼竿都是精品,为人却低调和善,在张文看来,一是学手艺,一是学做人。做一行爱一行,张文笑说,有时候看到养鸟的人笼子坏了,即便不是他的作品,他也会“义务”修缮,“谁不心疼呢,也不是很难,我权当是精进技术了。”

在几十年的手艺生涯里,张文活得自在而无愧。为鸟儿提供一方天地,为一门技艺坚持守护力量,手工匠人的世界总是很简单。
张文 联系方式:wxid_sn3qs8kv3avf22(微信)
张文 携手石雀故事
守住传统技艺 邀请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