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青
*
书画艺术
热度:208
“天生”的艺术家,自小痴迷书画
应青本名应养潘,号八面山人,1946年出生于东阳南上湖。说起书画,应青表示,自己自幼对画画很感兴趣。在念小学时,应青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就显现出来了,那时他常常画孙悟空、猪八戒等各式各样的连环画,广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绘画水平也是学校同龄孩子当中数一数二的。应青说,由于儿时生活条件艰苦,没有钱买画纸,恰好班上有一个同学是农会主任的孩子,聪明的应青便拿自己的画和同学换纸,一张连环画换两张废弃的地契或纸张,就这样,应青每天都能在纸上自由创作。应青说,这位同学至今都收藏着自己小学时期的作品。
到了初中以后,应青在班上担任宣传委员,时常要出黑板报,这样一来,画画这项爱好得以施展。到了初三,他还被任命为团支部书记。初三毕业,应青考入金华一中,因画画水平突出,班级宣传委员这一职务依旧被应青包揽,同时他还担任学校校刊的第一编辑组组长。除了画画,应青的学习成绩也很不错,考试成绩都是年级拔尖的。应青说,“我很喜欢文科,但是理科成绩也很好。”高考那年,应青和众多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北大梦”,填完志愿后不久,“文革”爆发,应青的大学梦被打破。
1968年,在一次契机下,应青应征入伍,进入新兵连以后,应青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新兵连出黑板报。应青表示,当时部队里很重视黑板报,而他在文化宣传方面有多年的经验,不管从文字、文章还是插图、编排,都是新兵连里最优秀的。很快,应青被选为新兵连的宣传委员。在部队十多年,应青历任文书、保密员、排长、连长、副营长、美术摄影干部、文化干部,大部分时间在师部及工程兵文化部门从事文化工作。
虽然部队生活很辛苦,但应青从没落下自己的书画爱好。“画画的工具我都随身带,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开始创作。”应青告诉记者,部队里睡的是高低床,他睡下铺,因条件有限,他时常把画纸铺在床板上作画,还常常会给战友们画油画,当时很多战友都有自己的作品。
在不断的创作中提高自己
在部队期间,应青本有几次机会能进入浙江美院继续学习,因种种原因遗憾错过。不过应青看得很开,在他看来,只要拥有真才实学,有专长,到哪里都可以成为闪光点。十多年来,应青跟着部队辗转了多个城市,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领略了各地的山川美景,结识了不少朋友,他的很多作品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也是他部队生涯的生动写照。
“我的书画可以说是自学成才,是在不断地创作中,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应青的作品,时常会在部队里的展览中展出,他还结识了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的书画名家,擅长版画、油画的书画爱好者,汲取他们的经验,向他们学习绘画技巧。受到他们的影响,应青创作的作品,绘画语言非常丰富。
1977年,应青被调到长沙工程兵学院(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担任美术教员。“当时军校刚刚恢复招生,很多事情需要做。”应青表示,担任教员那几年,他需要画许多教学绘图,例如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地形图、战例图等等,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应青还要时常创作反映部队生活的书画作品,参加各个展览。“虽然当时以工作为主,但我一直与部队其他画家保持着联系。”应青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待书画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在军校任教期间,应青凭借自己的辛勤付出立下了三等功。
1984年,考虑到独自在金华生活的妻子和孩子,应青决定回金华工作。当时,多家单位邀请应青前去就职,表示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但后来应青还是选择在金华市文化馆工作。应青说,“在文化馆,我的特长可以发挥,书画、摄影、文学方面也都是我所喜欢的。”据应青介绍,当时在文化馆每一个干部需要联系一个乡镇,应青主动请缨联系最远的塔石。在那里,应青负责组织当地的文化骨干开设创作培训班,大家一起写生、摄影,氛围很好。“虽然路程比较远,但那里有山有水,风光很好,适合创作,每年我会去好多趟。”
由于工作经验丰富,表现突出,两年后,应青担任起金华县文化馆副馆长一职,分管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以及行政工作,同时任书协主席、美协秘书长。1994年,应青担任金华县文化馆馆长兼书记、美协主席、书协主席等。据了解,当时的文化馆没有政府的支持,发展得比较艰辛,应青为此绞尽脑汁,做了很大的努力。工作,占用了应青大部分的时间,但他总会挤出时间用在书画上,对于他而言,兴趣爱好重在坚持,自己丝毫不能懈怠。
退休之后再创业,书画之路生生不息
2006年,应青从文化馆退休。退休之后的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选择再创业,发挥余热,弘扬社会正能量。同年,应青在古子城租下一间店面,打造成“丹青轩画廊”与妻子尤丹一起经营。说起“丹青轩画廊”这一名字,应青表示,这是他考虑多次决定的,丹、青二字分别取自妻子和自己名字当中的一个字,“丹青”又是绘画艺术的代称,体现了自己对绘画的喜爱之情。
在“丹青轩画廊”除了出售书画作品以外,还开设了书画培训班。据应青介绍,画廊主要招收8岁以上的学生,教学模式则倡导分解组合,一步步教学。据了解,来“丹青轩画廊”的求学者甚多,应青都很乐意对他们进行指导。2011年,应青将“丹青轩画廊”重新打造,搬至丹溪路380号1-12室,继续经营。
目前,除了经营画廊,应青时常受邀参加文化下乡,书画、摄影采风等各式各样的活动。通过几十年的精心创作,应青的作品已有数百幅参加各种展览和发表于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其中获奖作品不在少数。他还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和联展,名字简介、作品列《中国美术家名录》、《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二十多种名人辞典画册。在应青的影响下,如今,其妻子尤丹的画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应青表示,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感谢妻子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应青的作品,结合中西,融合古今,广采博收,汲取了天南地北各方面的绘画语言,形成了自己厚重多姿,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应青说,作品贯穿了他的人生,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在他一幅幅画作中得以体现。回过头看看自己的成长之路,应青说:“一个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幸福,我现在就很幸福。”如今,能教授学生们书画技巧,看着他们取得点滴进步,对应青而言都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早在2008年,应青就出版了《中国美术家应青画集》,接下来,他将逐步推出山水、葡萄、花鸟、水族、书法等主题性的书画小册子,用以记录自己的书画生涯。采访结束,应青将前往青岛参加书画展览……
在市区丹溪路380号1-12室,有一家丹青轩画廊,走进该画廊,满满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只见画廊分两层,一楼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四周的墙上挂满了书画作品。沿着楼梯走到二楼,古色古香,不大的空间里整齐地挂着一幅幅山水画、花鸟画、人物像,栩栩如生……这些作品都是画廊主人的艺术结晶。
画廊主人名叫应青,从事书画、文化工作近50年,善山水、兼花鸟、人物,并及油画、版画、水彩。其作品在全国参加各级展览、发表、获奖,累积500余件次,出版有《中国美术家应青画集》。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北京三峡画院特聘画师、金华婺州书画院院士等。伴随着阵阵书墨香,记者与应青聊了起来,听他将自己的书画之路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