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景新 * 雕刻技艺
热度:820

石雀故事

颜景新,1936年6月出生,山东曲阜人,曲阜颜氏楷木雕刻第五代嫡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楷木雕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作品:《西厢记、惊艳》《晨妆》《织女》《龙凤书档》《五龙手杖》。

2003年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12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工艺美术创作人员”;2007年被山东省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9年6月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为中国(楷雕)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颜景新:曲阜楷木雕刻的“传承”与“创新”

碑帖、楷雕、尼山砚,这是曲阜的三宝。其中,楷雕内涵丰富、制作精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罗汉、孔子、织女、钟馗……它们或端庄静坐,或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地将楷木的神韵展现出来。

身不离案,刀不离手,这是雕刻匠人的工作场景,更是融入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光阴荏苒,颜景新从一名懵懂的学徒成长为艺术大师,守护着这门古老的技艺。楷木雕刻,已然不仅是一门家传的手艺,更是烙印到了他骨子里的深沉。

孔子故里的浸润:2400多年的记忆

雕刻是一门丰富的艺术门类,因原材料不同、手法不同,也造就了核雕、瘿瘤雕刻、玉雕、石雕等不同种类。而在曲阜,一门极具地方特色的雕刻手艺应运而生,这就是曲阜楷木雕刻。

曲阜楷木雕刻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其原材料源于孔林独有的珍稀植物楷树,创始人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相传孔子去世后,孔子弟子为其守灵三年,子贡守灵六年,他把从家乡带来楷木的树苗植于孔林之中,因此有了“子贡手植楷”的典故。子贡用楷木雕刻其师孔子、师母亓官氏两尊圆雕坐像,始创楷雕。

在曲阜,楷木雕刻最有名的是拐杖和如意,这也是曲阜楷木雕刻传统品种。相传西汉初年,孔子的九世孙孔腾去孔林祭祀时,从地上捡起一根被刮落的楷树枝拄着回家,此后便当作了自己的拐杖。汉高祖刘邦前往孔庙祭祀孔子,孔腾为其引路时就拄着那根楷木杖。孔腾对刘邦解释说,这是祖宗林上的木头,拄着它是为了不忘祖德。后来逐渐开始有人效仿制作,并雕刻上各种吉祥图案,于是楷木手杖也逐渐成为曲阜楷木雕刻的一个重要品种。

楷木如意相传始于宋朝。相传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在宁州做官,他不信神怪,举起笏将一条被人们供为神灵的大蟒蛇打死。皇帝听说后大加赞赏,并将那块打蛇的笏板封为“击蛇笏”。这样一来,上朝就不能用这块笏板了,孔道辅就用一块楷木代替了笏板。写这块楷木形似如意,此后就逐渐演变出了楷木如意。

后来,曲阜楷木雕刻的种类越来越多,流传也就越来越广。

一位老人的“守”艺行:70 年不离刻刀

对于颜景新而言,与楷木雕刻结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这还得从他的祖辈讲起。

乾隆年间,颜景新的祖辈就开始从事楷木雕刻,并由此一辈辈传承下来,到颜景新这已是第五代。或许可以说,是楷木的清香伴着颜景新长大的。七八岁时,颜景新经常在祖父颜振轩的隆盛木店玩耍,看着师叔们熟练地雕刻作品,或许是好奇,也或许是骨子里的兴趣,自己也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后来颜景新跟随祖父学习楷雕技艺。虽然是家传手艺,可颜家祖辈却定下了规矩——可以跟自己家人学,但必须拜一个外姓老师学艺。他的父亲去世得早,爷爷在自己11岁那年离世,老人在临终前把他托付给了好友杨振山之子杨玉田。并告诉他别辜负了这门家传的手艺。

然而,没想到十几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差点让他中断了楷雕艺术的学习。

1953年,一位在南京军事学院当兵的孙老师有意带他到南京军事学院当兵。刚开始,颜景新没有当真,后来孙老师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了颜景新,并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让他考虑。

到南京当兵可以让颜景新前途无量,但是这意味着家传的手艺就此没落,他纠结了起来。几番犹豫不决之时还是母亲的一番话让他定了心,自此便一心扑到了楷木雕刻上。

夜晚在油灯下练习绘画,白天挑水时留心观察“三孔”的建筑、牌坊、石刻,用笔记、用心想,颜景新在忙碌中度过了自己的八年学徒时光。

颜景新的第一件雕刻作品是“二龙寿杖”,当时用了半个月,作品完成后,但杖身已被颜景新手心的汗水浸润成了暗黑色。

后来,颜景新的许多作品开始出现在国内外的大型展览中,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精美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十七岁的少年之手。

一门手艺的创新路:人与艺术相互成就

基于多年来的学习和实践,颜景新逐渐掌握了雕刻的要领,也从守护传统技艺走向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1955年,曲阜成立了楷雕合作社,颜景新成了第一任主任,1957年,颜景新被调到了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室工作,7年学习时光让当时只懂得传承的颜景新有了创新的想法。他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一些西方绘画和雕刻手法,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期间,他还与其他老师、学员共同完成了装饰人民大会堂山东厅所需的大幅作品“楷雕六副挂屏”的任务。

1994年,山东省要举办“山东文物展”,急需楷雕孔子像,颜景新接到任务后,精心选材、构思,制作完成了高达2.6米的楷雕根型“孔子像”。据史料记载,上一件超过2米的孔子像诞生于民国期间。此后,巨型“孔子像”先后赴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展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如今这件作品已被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从艺60多年来,颜景新创作了上千件作品,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古朴典雅,造型生动,刀工细腻,意新韵秀的艺术风格。他的楷木圆雕作品《至圣先师——孔子》,根据树根的原始形态,运用圆雕技法,布局合理,删繁就简,孔子形象浑然一体,被称之为艺术珍品。

如今,颜景新仍在坚持创作,创作过程中的胸稿、草稿、泥稿一样也不少。他说艺人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给自己较劲,艺术生涯才能永葆青春。“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徒子徒孙,如果说我为楷雕做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把他传承了下去。过去许多老艺人不大收徒弟,为的就是不耽误自己的创作,可那样真是为了艺术创作吗?我觉得不是。“颜景新说。

目前,颜景新共收了9个徒弟,他说,不能让这门家传的手艺在自己这里断了。“现在我还在教自己家里的孩子学习雕刻,看到他们能够接过接力棒我感到很欣慰。”

颜景新认为,楷雕作为一项传统的技艺,要在继承和创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传统的手艺很可能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遗失,可以让一部分楷雕作品进行机械化生产,以扩大其影响力,但是传承人必须掌握完整的技艺,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岁月的变迁和积淀,并没有影响颜景新的雕刻创作,他还是那个深爱着楷雕的他,那个心无杂念的他。闲暇之余体验生活,看看电视剧,这样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一年、两年、十年……七十年从不间断雕刻的创作,这是一份爱好,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与其说颜景新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了楷雕,不如说楷雕赋予了他新的活力。

匠人来自:(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详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发掘整理推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并为之打造广阔的展示平台。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费查询平台收录匠人的联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艺师、民间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参与(下图二维码)。

平台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录匠人可免费补充资料)

      匠人请识别二维码(长按二维码识别)

     08haobianji.jpg

 

 

 

关注公众号浏览平台(长按二维码识别)

石雀故事

 

匠人请务必点击曝光板查看平台最新曝光及公告内容。

严禁盗用平台资料生成链接、镜像,一经发现,平台绝不姑息,将在平台以及合作媒体进行曝光,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baoguangban.jpg

免责声明:

涉及交易务必选择具有第三方担保性质的平台。

石雀故事不承担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等责任。